
跳舞草,又叫情人草、無風自動草、多情草、風流草,當溫度達到25℃以上并在70分貝聲音刺激下,跳舞草的兩枚小葉繞中間大葉便“自行起舞,所以叫跳舞草。那么,跳舞草養殖方法是什么?
跳舞草簡介
跳舞草是直立小灌木,高達1.5米。莖單一或分枝,無毛。葉為三出復葉,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側生小葉很小,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紫紅色,雌蕊長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莢果鐮刀形或直,腹縫線直,背縫線稍縊縮,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疏被鉤狀短毛,有莢節5-9;種子長4-4.5毫米,寬2.5-3毫米。跳舞草的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跳舞草喜陽光,盆栽高約70-100厘米,地栽可達1.5-2米,各枝葉柄上長有3枚清秀的葉片,當氣溫達25℃以上并在70分貝聲音刺激下,葉片兩側生有大量的線形小葉,對聲波非常敏感,在氣溫不低于22℃時,特別是在陽光下,受聲波刺激時會隨之連續不斷地上下擺動,猶如飛行中輕舞雙翅的蝴蝶,又似舞臺上輕舒玉臂的少女,因此而得名。生于丘陵曠野和灌木叢中。喜陽光耐旱,主要分布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
跳舞草的形態特征
跳舞草在氣溫達跳舞草以上且沒有風雨,跳舞草的兩片小葉就會聞聲而動,左右擺動,上下彈跳,時快時慢,非常新奇,百看不厭。跳舞草的小葉會自行交叉轉動,每片葉子轉動180°后便又彈回原處,然后又再自行交叉轉動,周而復始。
當溫度在28℃-34℃之間,上午8-11點和下午3-6點,雨過天晴時,跳舞草跳動更具戲劇性,全株葉片如久別的情人重逢,雙雙擁抱,又似蜻蜓點水上竄下跳。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豎貼在枝干上,緊緊依偎,猶如靜靜休息,非常神奇。
跳舞草的種植方法
種植前準備:跳舞草種子堅硬,外表有光亮的蠟質,在自然條件下需數月才出苗。因此跳舞草種子子啊播前需用曬熱或炒熱的干細沙輕輕搓磨種子外表的蠟質,使種皮微磨破,隨后用38℃的溫水泡種24小時以上(期間可換水數次),再將種子用粗布包裹放在溫暖保濕的地方,待種子發脹,略曬干,即可播種。
種植:跳舞草播種適宜溫度20-28℃,將跳舞草的種子薄在土壤上,在其上覆蓋一層薄薄的培養介質,厚度約為花種直徑的1-3倍,然后對其噴灑適量水后,用玻璃板或塑料紙蓋于花罐口上,以減少水分蒸發將花罐放在陰處不見光,記住每天要打開15-20分鐘透氣,一般在8-10天左右發芽。
出芽后養護:跳舞草種子的第一對葉子呈對稱展開時,要及時拿開覆蓋物,并放置于向陽處,但要避免陽光直射。當跳舞草第一對子葉充分展開,并呈現綠色時,需要逐步增加直射陽光下的光照時間,適當澆水。當跳舞草長出第二對真葉時,說明已經渡過了跳舞草種植的最難關,之后只要掌握好溫度、水分、光照等因素,跳舞草會茁壯成長。
移盆:當跳舞草苗長到近一寸時,就需要移盆種植。移盆時,注意不要傷到跳舞草的須根,將苗移出時,在花盆的中央,挖一個適當寬度、深度的坑,讓其根系充分展開,覆蓋培養介質,輕壓,而后再澆適量水。
管理:在跳舞草生長期間,注意適時澆水施肥、松土除草、及時排水、防治害蟲。當苗高25厘米以上時,跳舞草生長旺盛,及時摘去頂芽,促進多發枝葉,提高觀賞價值。在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時,應注意遮陽降溫,以免烈日灼傷葉片。
施肥:跳舞草生長到一個多月時,要進行第一次施肥,當植株生長到2-3個月時,到了跳舞草的開花期,就需要進行第二次施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