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竹梅別稱有紫葉鴨跖草、紫鴨跖草、紫竹蘭、紫錦草等;是單子葉植物綱鴨跖草科紫露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成形植株紫色,株高20-50厘米。花粉紅色或玫瑰紫色,花期7-9月。紫竹梅原產于墨西哥。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不耐高溫也不耐寒,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0℃,越冬溫度不低于10℃。喜半陰環境,忌陽光暴曬;對干旱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不耐水濕,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適宜疏松肥沃、濕潤、排水透氣性好的壤土。紫竹梅葉色美觀,適應性強,易于栽培管理,植株生長快,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1.土壤。紫竹梅比較耐干旱,不耐水濕,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普通的園土即可生長良好;盆栽土壤宜選用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好的腐葉基質土壤或砂質壤土;或選用腐殖土5份、園土4份和河沙1份混合均勻的培養土,摻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紫竹梅生長快,萌蘗力強,一般每年需更換盆土一次。移栽上盆和換盆土的時間以春季3-4月為宜。結合換盆土的同時可進行植株修剪、分株和扦插繁殖。
2.肥水。紫竹梅的莖桿多分枝,帶肉質,對干旱有較強的耐受性,不耐水濕怕澇。盆栽紫竹梅的澆水要見干見濕,澆則澆透。忌盆土過濕積水。春秋兩季適量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促進萌發莖葉。夏季炎熱,高溫干燥,要增加澆水,保持盆土經常充分的濕潤狀態,并經常噴霧莖葉及周邊,提高環境空氣濕度和降溫作用。切忌盆土過濕積水,以免發生爛根現象。冬季氣溫低,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使盆土維持稍濕不干即可。紫竹梅對施肥需求不大,在生長階段每月可追施1-2次稀薄的腐熟有機肥水,或稀釋的含氮為主的復合肥液。忌施肥過濃過濫,以免燒傷根系。
3.光照。紫竹梅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喜光照又怕強陽光暴曬。盆栽紫竹梅適宜擺放在客廳書房靠窗戶邊、陽臺上或庭院樹蔭下,散照光線充足的半蔭通風處。春秋兩季盆栽紫竹梅應移到陽臺上或懸掛在廊檐下,中午強陽光照射不到的位置,并經常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保持盆土濕潤。夏季移入室內散射光照充足、涼爽處,避免烈日暴曬,以免灼傷莖葉焦邊萎蔫。冬季要移入室內溫度10℃以上、光線充足的地方,保暖越冬。
4.溫度。紫竹梅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高溫也不耐寒,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0℃。夏季氣溫上升到35℃以上時,對植株生長不利,要及時移入室內,避免烈日直射,并經常噴霧莖葉及周邊,提高空氣濕度和降溫作用。秋末冬初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要及時移入室溫10℃以上或溫室棚內保暖越冬。
5.修剪。適宜在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及時剪去枯病枝,短截疏剪細長過密枝。萌芽時要及時采取摘心打頂,促使萌發分枝,使株形發育圓整。對萌生的蘗芽應及時剪除,以利新枝生長旺盛,株形整齊。
6.病蟲防治。紫竹梅成株植株強健,管理比較簡單,很少有病蟲害發生。夏季常見有介殼蟲、紅蜘蛛和蚜蟲的危害,可噴灑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葉枯病危害葉片,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7.繁殖。
(1)扦插。扦插適宜在早春3-4月或秋末8-9月進行。剪取帶頂芽的枝條4-6節枝作插穗,長約10厘米,去掉下部葉片,直接用培養土在盆中扦插,每盆3-5株放在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溫度控制在15-25℃,約2周左右生根。
(2)分株。適宜在春季3-4月結合換盆土時進行。把萌生的蘗芽連同根系分離母株,以花盆的大小,每盆以2-3株為宜,分別移栽上盆后置于陰涼通風處,成活后即可移出正常養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