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花卉知識是花友最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來介紹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美人蕉根莖的養殖方法,下面我們將為大家來詳細介紹下,原創內容如下:
在大化吃到了一種口感很好的粉條。
煮熟的粉條晶瑩剔透,彈性很好。出于食品研發人員的職業病,我問了店主這是什么粉。她很驕傲地說是當地的特產,美人蕉的根制作的。
在我的印象中,美人蕉就是一種高大的觀賞植物。比如古代的文人墨客,就這樣描述過它們——“芭蕉葉葉揚瑤空,丹萼高攀映日紅。一似美人春睡起,絳唇翠袖舞東風。”
本文內容來自花卉網(https://www.huaer.net/)整理加原創,會不斷更新,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我們,下一期重點為大家推薦的重點話題是:美人焦塊的種植方法,下面我們來繼續深入介紹本期話題。
要把這么美麗的植物挖出來吃掉,多少有點焚琴煮鶴的感覺。于是,對于去探索它們如何變成粉條,我們也充滿了興致。
這種能吃的美人蕉,是美人蕉科植物中的一個種,并不是中國古人描述的那種。它原產于南美,上個世紀中葉才引進中國。其實,它的栽培需要肥沃的土壤,而大化這種貧瘠的喀斯特地區并非它的樂土。不過大化的氣候合適,在貧瘠的山間找到相對肥沃的地方,它們也就能夠安居樂業,一如這些地方的居民。這種植物不喜歡積水成洼,而喀斯特地貌中的土壤儲水能力低,倒也很符合它們的口味。
在七拐八彎的山路上開了很久我們終于到達了一個小村落。村子里可能只有十幾戶人,坐落在重山之間的谷底。雨水的沖積,形成了一小片相對肥厚的土地。
美人蕉已經開敗,“丹萼”與“絳唇”早已不見蹤影,“翠袖”也已經破落,無法換起“揚瑤空”的風姿。不過這倒是符合農產品在我們心中的形象,“焚琴煮鶴”的惋惜也就蕩然無存了。
挖出來的根被當地人稱為“旱藕”,但它們長得完全不像藕,反而是更像芋頭——“蕉芋”,也確實是它們的另一個名字。
通過我們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美人蕉根莖的養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花兒網將不斷更新,喜歡我們記得收藏起來,順便分享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