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知道制何首烏是一味常用的黑發的滋補中藥,首烏全身是寶,它的藤莖也是一味藥材,而且有另一個很精致的名字——夜交藤。 首烏藤原名夜交藤。《開寶本草》在何首烏條下曰:“一名交藤,一名夜合。”其所述交藤,即為夜交藤。
來源:首烏藤本品為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干燥藤莖。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殘葉,捆成把或趁鮮切斷,干燥。本品氣微,味微苦澀。以外皮紫褐色者為佳。生用。
相關名字:首烏、夜交藤、鐵稱砣、何相公、棋藤。
產地:生于山坡、石縫、林下。分布于河北、河南、山東以及長江以南各省。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肝經。
功效:養血安神,祛風通絡。
性狀鑒別:
飲片為類圓柱形的厚片或短段,表面紫紅色至紫褐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外皮菲薄易剝離,切面皮部狹窄木部寬廣,射線放射狀排列,導管孔明顯,髓部白色或中空,質堅脆,氣微,味微苦、澀。
藥材以條勻、表面紫紅色者為佳。
△首烏藤
主治病證:
1.失眠多夢
本品味甘,入心、肝二經,能補養陰血,養心安神,宜于陰虛血少之失眠多夢,心神不寧,常與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藥同用;若與珍珠母、龍骨、牡蠣等潛陽安神藥配伍,可用治失眠,陰虛陽亢者。
2.血虛身痛,風濕痹痛
本品能養血祛風,通經活絡,用治血虛身痛,常與雞血藤、當歸、川芎等補血活血,通經止痛藥配伍;用治風濕痹痛,常與羌活、獨活、桑寄生等祛風濕、止痹痛藥同用。
3.皮膚瘙癢
本品有養血祛風止癢之功,可用治風疹、疥癬之皮膚瘙癢,常與蟬蛻、浮萍、地膚子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 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主要含蒽醌類成分: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等;黃酮類成分:木犀草素木糖苷等;二苯乙烯苷類成分:2,3,5,4’一四羥基二苯乙烯-2-O- β-D-葡萄糖苷等。《中國藥典》規定本品含2,3,5,4’一四羥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20%,飲片同藥材。
2.藥理作用:首烏藤黃酮粗提物及其不同極性的黃酮組分、首烏藤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首烏藤有抗慢性炎癥及抗菌作用,有鎮靜催眠作用,能促進免疫功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