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香玉花朵色白質厚,濃香撲鼻,尤以夜晚其香氣更加馥郁芬芳,故而得名晚香玉、夜來香。它翠葉素莖、碧玉秀榮、含香體潔、幽香四溢,使人有七月忘暑,心曠神怡之感。又由于它的花莖長,花朵開放的時間也長,可插入花瓶點綴居室,素雅清香,因此,也是鮮切花的重要材料。不僅如此,晚香玉也是布置花壇、花境的優美花卉。晚香玉還是優美的球根觀賞花卉,它既可露地栽培,也可盆栽觀賞,是人們頗喜愛的香花品種之一。
晚香玉為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它具有鱗狀塊莖,總狀花序頂生,著花20余朵,自下而上,陸續開放,花白凈如玉呈漏斗狀,單瓣或重瓣,具濃香,夜晚尤甚。花期7~9月,如氣溫適宜,可一年四季開花觀賞。
晚香玉原產于墨西哥及南美諸地。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要求在沙質壤土地栽培,忌堿澇,怕嚴寒。在北方地區一般不能露地栽植越冬。
晚香玉在北方地區于4~5月種植,將晚香玉塊莖栽植于露地或盆內。栽前先將干的塊莖放在冷水中浸泡一夜,這樣有利于發芽。地栽前先要平整土地,施入適量基肥。栽種深度應掌握“深長球,淺抽摹”的原則,深栽有利于塊莖的發芽生長,淺栽有利于開花。所以栽種當年開花的大球一般以覆土后使整個頂芽露出土面為宜;若是培育當年不能開花的小球,覆土宜厚些。栽后澆一次透水,及時松土保墻。初栽時因地溫低不宜多澆水和勤澆水,否則會引起塊莖的腐爛。當葉叢長出時,可適當多澆點水,繼續松土保持,進行“蹲苗”,以促使根系發育,使植株生長矮壯美觀。到了抽花草階段,澆水要充分,以促使植株生長旺盛、開花繁艷。夏季應保持土壤濕潤,應充分給以水分。晚香玉較喜肥,但又不宜施肥過多,否則會引起葉片莖桿的徒長,開花減少。一般在萌芽出土后,花莖抽出時以及孕蕾期應各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液,孕蕾后期還應增施1~2次含磷較多的有機肥和速效性化肥,以促使其花開鮮艷。花開時,如花萃支撐不住花朵的重量,可設立支柱,加以護扶。
盆栽晚香玉,可用口徑23cm~26cm的較大瓦盆,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通暢的沙質壤土。栽植時每盆可栽3個大球,栽后放陽治充足處,保持盆土濕潤,其它管理與地栽相同,只要養護精心,同樣會和地栽一樣,開出潔白如玉的大花朵來。
晚香玉花謝之后,仍須加強肥水的管理,以促進新的塊莖生長和花芽的形成。
晚香玉怕寒冷,10月中、下旬花謝葉黃時剪去花莖,保留一些葉子,并取出球莖,放在溫度10℃~15℃的環境中晾曬1~2天,然后按大小球分級后分別裝入布袋中,懸掛于室內干燥處保持8℃~15℃的溫度,這樣便可以安全越冬。
晚香玉常有栽種多年不開花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缺乏陽光或肥料外,還有與其生長習性有關。實踐證明,晚香玉的球莖直徑在2.2cm以上時,內部才能形成花徑,一般來說大球莖既能長出健壯花穗,又能抽出副花莖;如果在冬季存放不當,也會造成主花芽霉爛,或因副花莖生育期短而受低溫為害以致影響開花。因此采取遲挖球、防潮防霉變,是防止晚香玉不開花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葉片上。多從葉尖葉緣外開始發病。病斑初為褪綠色黃斑后變為黃褐色至灰褐色,擴大后往往連成一片不規則狀,呈現黃褐色至灰褐色。可于夏末開始每隔7~10天噴布200-5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退菌特1000倍液防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