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的“野果”很多,但是現在肯定沒有以前多,有一種以前在農村很常見的野果,它的外形很“丑”,如今倒是不多見了,甚至連它的樹木都很少見到。
這種很丑的野果,它的名字叫——拐棗,拐棗一般都是生長在樹林中,樹木比較高大。很多人居住的庭院式的家里也會種植拐棗,以前很常見,如今很稀缺,估計現在很少人能吃到這種果子了,很多地方都沒有了,即便有,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它了,不少人可能會被它的外形勸退,其實它的價值是非常大的。
拐棗的外形確實不好看,但是真正成熟的拐棗果肉確實香甜,等真正食到了其味道,估計你們也會愛上吃拐棗。
拐棗因其營養價值高又別名萬壽果,其實它還有很多名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拐棗含糖量算水果中比較高的,人們吃了這種果子,糖分在體內轉化為能量,反倒能讓人變得更加強壯,因此,它也常被農民用來泡酒。
拐棗樹的拐棗用處很多,不僅可以直接生吃,還能熬糖、釀酒。有機會一定要嘗一嘗拐棗酒,這種酒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里面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有機質,對新陳代謝有很大的好處。
生吃拐棗能止渴,拐棗很有蔗糖和果糖,能補充營養,用拐棗榨出來的飲料味道也不錯,可以作為營養飲料喝喝。
拐棗的正確吃法是剝皮吃,褪去棕褐色的外皮,就能看到新鮮的果肉。新鮮的拐棗還可以燉湯喝,和動物的內臟放在一起燉,營養價值頗高。
拐棗和食物一起炒或者蒸也是不錯的美味,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節,自己制作出更多的美食。
拐棗種植技術
種植拐棗最好在春天,或者秋天,氣溫在回升的階段,種下去的樹苗成活得更快。拐棗選種苗的時候一定要挑選紅褐色皮的拐棗,這種果子比較成熟,催芽更簡單。
催芽可以通過覆蓋沙子的方式進行,大概兩個月左右就能催生出嫩芽,當然,催芽消耗的時間很大部分取決于選取的種子的好壞。
拐棗可以采用點播或者條播的方式種植,種下去之后,最好覆蓋一些稻草,澆透水,保持種子在土壤下繼續生長。
拐棗成熟后一周以上才可以出售,把采摘以后的拐棗放到陰涼處晾曬,等風干得差不多了之后,就可以任意加工成其他的拐棗商品了。
拐棗現在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基本上覆蓋各個區域,以前想要吃到拐棗并不難,而且拐棗的效用價值和營養價值都挺高的,不管是怎么食用還是挺推薦品嘗一下的。
只不過因為最近這些年拐棗的果實不受市場待見,加上它的木材比較值錢,被砍伐了很多,如今很少見到了。若是想吃拐棗,可能只能自己種植了,盆栽或者地栽,都是不錯的選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