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桃產于熱帶及亞熱帶,性喜高溫潮濕,怕霜害。幼苗定植后溫度若低于15°C則生育停止,葉片變黃脫落,連續數天新梢干枯死亡。成年樹10°C以下即遭受寒害,影響花芽分化及果實生育、產量及品質。臺灣北部地區雖有種植但冬季低溫期較長,以致栽培面積少。中、南部海拔300米以下地區皆可栽培。
(一)繁殖
楊桃繁殖方法可分為實生繁殖與營養繁殖兩種,實生繁殖因后代變異大,目前除育種及繁殖砧木外,很少應用。無性繁殖可維持母樹優良特性,方法可分為壓條法、切接法、常接法等3種。其中以切接法使用最為普遍。切接法:先將種子播種,培育至基部主干0.8~1厘米時,將離地30厘米上部剪掉,然后采用優良母樹1~2年生枝條做接穗進行嫁接,接后套上塑膠袋保持水分,再套上紙,以防強光照:射,待接穗愈合成活生長至30厘米左右,移出定植。切接時期,南部地區一年12個月中皆可實施。若遇降雨過多則影響成活率,最佳時期為1月一6月間。而中、北部溫度較低,仍于春季嫁接為佳。
(二)栽植
適宜種植時期可分為初春期(2月一3月間),雨季開始期(5月一6月間)及雨季末期(9月-10月間)等3期。以初春期為最好,春梢萌芽前,成活率最高,成活后生育旺盛,提早于年底萌芽結果。
楊桃壽命長,樹冠寬闊,其寬距應采用6米X6米或7米X6米三角形種植,每公頃種植230~270株。種植過密引起枝條錯綜復雜,通風8照不良,對操作管理及采收不便,甚而影響產量及品質。楊桃栽植容易,但種植需注意整地及排水,以防積水影響成活與生長。因此整地后按種植距離挖直徑1米,深1米種植穴。每穴施腐熟堆肥10~15公斤,加表層園土均勻混合再城上園土,種苗種植位置需高出表土10~15厘米,以防穴土下沉,植穴四周筑成圓環土埂,以便灌水,再敷蓋稻草或其他干草,并立支柱,以防根部動搖。
(三)整枝與修剪
楊桃每年開3~4次花,其修剪的時期與方法,直、間接影響開花與結果。當楊桃種植后,植株如任其生長,枝葉茂盛,日照、通氣不良,易為病蟲潛伏,造成開花不結果與落果。因此修剪工作甚為重要,一般成年樹每年修剪時期分3次,第一次為每年3月間果實采收完畢施肥后15天左右進行,第二次于6月份左右,最后一次為寒露季節前20天左右進行。對徒長枝、過密枝、細枝、老化枝修剪,促使新枝發生有利于萌蕾著果。中間如徒長枝過強仍需進行適度修剪,以防細枝葉片變黃脫落,保持結果枝新陳代謝良好,樹形整齊,日照及通氣良好。
楊桃整枝修剪法,--般分為自然圓頭形,杯狀形,倒圓錐形及簡單倒圓錐形等4種。目前以自然圓頭形及倒圓錐形為多,其次為簡單倒圓錐形。幼苗定植后,待苗高50~60厘米剪定,促使自然分枝,再留4~6枝構成將來的主枝,自然圓頭形依樹型自然形態培育植株,而倒圓錐形則于新枝構成前搭190厘米高的水平棚架,再利用竹桿將主枝、分枝誘引向45度四面向上斜伸,中心空隙的形態逐向棚架上匍匐生長,促使枝條承受力主控于架上。
(四)中耕除草
楊桃初植時因空間較大,雜草易滋生.可用人工除草方法或配合接觸性除草劑使用。基本方式為草生栽培,配合刈草機剪短,如此可保持土壤濕潤,根群活躍伸長.否則曝露自然光下土壤易干燥及受除草劑危害。成年樹根群逐年老化及土壤表面密實,土粒通氣保水、保肥性不佳.影響產量及品質。因此每年需中耕1~2次,每次配合有機肥料的施用,時期為每年的春季(3月一4月間)及秋季(9~10月間),春季可較深,秋季則不可,以防影響樹勢與果粒生長。此法除可維持須根強健外,促進t壤風化,團粒構造良好,土粒間通氣性,透水性也佳,肥料吸收率增高等優點。
(五)施肥
楊桃結果期長,產量高,肥料需求量較大。楊桃施肥量的標準因土壤條件、生長勢強弱而異,目前國內外尚缺資料,一般管理下以有機質肥料為主,化學肥料酌量以開花前或結果后作為追肥,兩者相互配合施用。有機質肥料種類繁多,正常管理下輪流使用.以防所需元素欠缺。施用時期分春、秋兩季,方法有撒施、溝施、穴施,環施等,施用量依土壤肥瘠而定,大略每公頃在6000~12 000公斤之間。化學肥料三要素,幼年樹以氮素為主,磷、鉀肥次之,成年樹暫以復合肥料2號(N:p:K為11:9;18)施用,每年各單株施用量暫定如下:1年生0.6公斤.2年生1.8公斤,3年生3.0公斤,4年生以上3.5~4.0公斤。以上施用量每年自3月一12月分6~8次平均施用。幼年樹用環狀施肥法,成年樹采用條狀、穴狀、撒布等3種,中間為增大果粒宜適量補施遲效性肥料,依樹齡大小而定。
(六)灌溉排水
幼年樹土壤維持潮濕有助于根部伸長。成年樹如水分過多,易造成落花、落果。著果后需水量逐漸增加,至果皮轉色進入成熟階段需減少,以提高品質及風味。尤其南部地區干旱季節長,每月需酌量灌水1~2次,雨季注意排水。灌溉方法除溝灌外,還有利用自動噴霧及地面噴灌方法,以節省水量。
(七)疏果
楊桃花為簇形穗狀花序,花謝后結果甚多。如果果實叢生過多,由于水、養分競爭,果實變小,品質劣,商品價值低。欲使果實肥大應在著果后20~30天左右及套袋時分2次酌最疏果。將小果、畸形或病蟲危害果除去。
(八)套袋
楊桃果實發育達直徑6厘米左右為了防鳥類,蟲類為害,減少日燒及果皮風疤,增進果皮美觀細嫩,降低農藥殘毒,節省生產成本提高品質起見,果實宜實施套袋,材料有紙袋及塑膠袋2種。
(九)間作
楊桃栽植初期,株行距寬,為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起見,可間作短期作物,如大豆、甘薯、花生、鳳梨、番石榴、枇杷等。
(十)建立防風設施
楊桃開花期長,花朵開放時如園地溫度變化劇烈或遭強風,影響結果率及外觀。另外為防止其他家畜為害,因此防風設施的建立不可缺少。楊桃防風材料以扶桑、榕樹、銀合歡.山黃麻、觀音竹為主或四周以防風網圍起。
(十一)采收
楊桃定植后經一年的培育即可陸續開花結果,產期由每年的6月開始至翌年3月止,達10個月之久。果實未成熟時果皮為綠色,成熟時轉為白色、淡黃色、桔紅色等色澤,目前供市場銷售的采收適宜成熟為8~9分熟度,過熟不耐貯運及容易落果,造成損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