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態特征
玫瑰為落葉灌木植物。玫瑰株高可達2米,枝較粗,密被莖刺及刺毛,羽狀復葉,小葉5~9枚,橢圓形,長2~5cm,先端急尖,有皺紋。玫瑰花單生或3~6朵集生,花徑6~8cm,紫紅色或白色,單瓣或重瓣,有芳香:花期為5~9月,果期為
9~10月。
2.生長習性
玫瑰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輕壤土。玫瑰在冬季能耐較低的溫度,但不耐早春的旱風。玫瑰適宜生長溫度為15~24℃。
3.栽培養護
玫瑰應放在陽臺等向陽的地方養護。玫瑰耐旱,地栽玫瑰平時不澆水,炎夏或春旱時20~30天澆1次。盆栽玫瑰2天澆1次,炎夏或春旱時1天澆1次。地栽玫瑰對水肥要求不嚴,一般施3次肥,即花開之前施肥,在春芽萌發前施加,最好選擇腐熟的廄肥腐葉土;開花之后施肥,玫瑰花凋謝后應施加1次腐熟的餅肥渣,用來補充開花消耗養分;入冬時期施肥,當玫瑰花葉凋零后施加1次廄肥,確保玫瑰能安全越冬。盆栽玫瑰在生長旺盛期需要施加1次稀薄肥水,每隔10~15天施加1次。
4繁殖方法
玫瑰主要通過扦插、嫁接和分株的方法進行繁殖。
(1)扦插繁殖
春季用1~2年生枝條作插穗,剪成長12~15cm進行扦插。夏季用當年生半木質化作插穗,剪成長15~20cm,保留頂端2個復葉中的2片小葉,在砂床中扦插。扦插后20天大多數插穗可生根,30天后可移栽。
(2)嫁接繁殖
用薔薇作砧木,先將1年生薔薇枝條剪成長15cm,頂端封蠟,接穗長5~8cm。冬季用芽接的方法嫁接。嫁接后放在25℃的地方10天,促使接口愈合以及砧木枝條下端產生愈傷組織。然后貯藏在4~6℃的室內,豎排,頂端蓋上5cm濕潤木屑和砂的混合物。在春季將嫁接的枝條進行扦插,生根后進行定植。
(3)分株繁殖
將株叢四周的小苗挖出,或者將整個株叢挖出,剪去地上大部分枝條,然后用利刀分成若干叢,進行栽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