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樹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目前,我國很多區域在大規模種植桃樹,種植期間,應用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技術很有必要,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桃樹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夠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
1 種植桃樹的準備工作
在桃樹高校栽培管理工作期間,要想將栽培技術的效果發揮到最好,就需要做一定的準備工作,而且,在高校栽培管理的準備環節中,種植人員自身具備的職責較重,主要負責修剪桃園,然后選擇桃形。
1.1 修建桃園
修建桃園時,需要選擇水位較低的地方建設桃園比較合適,這主要是因為桃樹的根系比較淺,和其它類型的樹木相比較而言,對于土壤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假設將桃園建設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內,那么桃樹在生產期間可能由于通氣性不足。而影響自身的健康,從而發生一系列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利于發揮桃樹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效果以及提高種植效益。再者,選擇桃園地址時,需要注意盡量不選取剛砍伐完桃樹的區域,由于該區域內的土壤肥沃力不高,假設將此作為桃園建設的地址,種植桃樹,那么很有可能影響桃樹的成長,不利于提升桃樹的產量,這和桃樹高校栽培種植管理的目標相違和。
1.2 選取樹形
1.2.1 選擇主干形。在實際過程中,桃樹主干形是基本的組成部分,對于此種類型的樹來講,比較適合進行高密度栽植。在建設完樹形之后,1 株樹內留出 1 個直立的中干枝,將其當作永久枝,在中干中形成的分枝,差不多都是結果葉,本身不包含相關的主枝或者是側枝等。
1.2.2 主干形樹形具備的特征。首先,具備良好的效果,第 1年定植,第 2 年產出桃株,第 3 年則是產量上升。再者,管理起來比較的方便,在樹形建設完成之后,一般情況下樹高不會超出 2.5m,冠徑處于 1m 區域內,大部分枝都能夠控制在50cm以內,有時還會隨之縮短。這種情況為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方便性。最后,具備極高的光能利用效率;當前,樹形具備體積小等一系列特征,屬于一種高光效樹枝。
2 桃樹高效栽培管理技術
2.1 桃樹選擇和搭配技術
桃樹苗必須從品種優良并且和我國標準要求相符合的樹苗入手,苗高需要保持在 1.2m以上,苗粗應當大約 1.2cm,枝條沒有損壞。對于栽植密度來講,一般是依照樹種、樹形和諸多類型來進行確定,通常最為合理的株樹為 1000 株/667hm 2 。當條件較差的種植區域,可適當實施加密工作。采取的配置方式是長方形,山地以高線栽植為主。種植桃樹時,較為合理的種植時間是 1 月份左右,要想增加產量,提高結果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種植方式,比如使用 3m×2m的種植方式,在經過 2 年健康成長之后,便可以結果,然后再經過慢慢種植,產量就會有所提高。此外,在種植桃樹的 30d之前,要挖好定植穴,并且完成以上工作后,需要將部分表土放置在穴底,并且撒上基肥。對幼苗進行定植時,需要嚴格保障栽植深度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和地表相比較來看,必須超出普通的根莖部。
2.2 桃樹高效栽植技術
選取桃樹種植密度時,密度大小和桃樹的形狀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使用主干形的桃樹形狀,種植密度幾乎達到3200 株 /hm 2 ,而如果選擇其它類型的桃樹形狀,種植密度則應降低。此外,在種植期間,為確保每棵桃樹都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建議樹木的間距需要保持在合理距離內,能夠避免種植密度提升,影響桃樹的成長。最后,處理桃樹根時,應用石灰溶液和硫酸銅溶液進行適當的殺毒處理,以此降低桃樹出現問題的概率。
2.3 桃樹嫁接技術
在桃樹嫁接過程中,對于溫度和濕度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嫁接期間,砧木的選擇是毛桃。從實際情況可以看出,芽接以及切接是我國普遍使用的一種桃樹嫁接方式。
2.4 排水和保水技術
桃樹對于水分有著極強的敏感性,下雨時,需要做好相應的排水工作,并且還需要全面檢查排水溝,如果遇到堵塞現象,必須及時處理,在樹根根部培植淤泥。當夏季處于干旱現狀時,可以采取中耕除草的方式來避免水分發生流失,盡可能增強土壤的保濕效果。
2.5 桃樹高效栽培施肥和追肥技術
在桃樹高效栽培和管理過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施肥以及追肥技術,因為該技術是增加桃樹產量的主要途徑。為了提升桃樹的質量和產量,需要選擇效果良好且持久的農家肥料,即基肥,它不但和綠色種植理念相一致,同時還有利于桃樹的健康成長。不過,農家肥的使用效果較為緩慢,所以,要盡可能選擇對于桃樹根部損壞較小的位置。舉例說明,桃園施肥主要是以有機肥和普通復合肥料為主,主要是使用雞糞。基肥需要早施并且深施。
追肥時,不但要做好桃樹的溝施追肥工作,同時,還應適當進行根外追肥處理。在具體的追肥期間,可以從桃樹實際生長情況入手,選擇性能良好的肥料,比如,采果肥或萌芽肥,這些肥料能夠滿足桃樹的不同生長要求[吉山花瑤鐘建榮]。
2.6 整形修剪技術
為了提升桃樹的質量,還需要有效地修剪桃樹,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要相互結合,以夏季修剪為核心。夏季修剪時,應對桃樹進行疏果,大力控制單株的數量,適當增設通風,保障養分的充足性,以此增強果樹的質量。
2.7 病蟲害防治技術
2.7.1 桃縮葉病。桃縮葉病主要是指在桃樹萌芽期間,病毒對葉子產生了不良影響,使得葉子出現了變形現象。針對于此種現象,采取的預防措施為:使用疏合劑對葉子進行殺菌,此外,也可以使用多菌靈等性能良好的藥物。
2.7.2 蟲害防治。要想提升桃樹的產量,達到高效栽培的目的,需要加大對桃樹病蟲害的防治力度。
①秋季種植時,需要進行有效的翻土,做好果園的清理工作,保持整潔性。②在桃樹開花前期階段中,可以對桃樹噴灑相對比例的石硫合劑。③在桃樹果實的具體生長階段中,要將殺蟲劑噴灑到果樹上,以免桃子受到病蟲的影響。
2.7.3 桃樹膠病。通過分析得出,產生桃樹膠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感染和生理性引起的,其對桃樹的主干和主枝部分有著不良的影響。排水不合理,夏季修剪過多等現象都會增加流膠問題的出現。所以,需要加大對桃樹的管理力度,保護好桃樹的樹體。
2.7.4 桃褐腐病。桃樹感染桃褐腐病時,在果樹表面會出現一系列病斑,病斑呈現出褐色圓形狀態,如果治理不不到位,有可能會使得果肉軟化,隨之呈現褐色狀態,慢慢腐爛。治理這一病害可采取抗菌性較強的藥物加以處理,比如代森鋅。此外,冬季必須對周圍桃樹做好相應的菌源防控策略。
除了上述采取的桃樹栽培管理技術之外,還必須從桃樹的套袋、治蟲以及防病控草和翻土等多方面入手,合理有效地應用桃樹栽培管理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優勢極高,能夠全面提高桃樹栽培效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