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芥是傳統的調味蔬菜,適宜于涼拌菜或做湯。往往春、秋種的較多,5~6月或9~10月正是旺季,而7~8月份正是市場空檔,近年來為適應市場需求量增多的趨勢,夏季種植面積也正在擴大。但夏季種植荊芥與春秋兩季種植有相同的措施,也有不同之處。如下就談談夏季荊芥種植技巧。
一、巧選品種
荊芥品種從葉形上看分圓葉、尖葉兩種類型。圓葉品種莖粗、節間短、葉片肥大、脆嫩品質好,耐熱耐寒。尖葉品種莖細,節間長,葉尖而薄,但香味濃,易長種子。所以7月種植應選用耐熱圓葉品種。
二、巧播種
1、浸種:荊芥種子較小,種皮堅硬,吸水困難。為提高種子發芽率,可在播前用0.01%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8~12小時,進行殺菌處理后,拌干細土播種。
2、精細整地:菜用荊芥生長期短,不僅需要肥沃土壤,還需要土壤疏松,特別要求在播種時土壤不能有大坷垃,大坷垃影響出苗的整齊度。為此,種植地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土雜肥3~4方,生物鉀1公斤拌腐熟餅肥40斤,復合肥60斤,并深耕細耙,不留坷垃,整平做畦,在播種前澆透水,以利出苗。
3、播種:由于荊芥種子小,需種量少,一般采用開溝條播加撒播法,將浸泡過的種子的三分之二,拌上細土后均勻撒在溝內,余下三分之一種子在蓋土前進行撒撒播,最后再蓋土整平畦面。這種方法可以保證苗全、苗勻,無缺苗斷壟現象。
三、田間巧管理
1.、遮陽:在播后為保證土壤濕度,可在地面覆蓋遮陽物,助幼苗出土,在幼苗2葉期即可撤去遮陽物。
2、澆水: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度,利于種子發芽。幼苗出土后,采用小水輕澆的方法,不能進行大水漫灌。在苗5葉后可大水澆透一次,以后轉入見干則澆的方法進行。
3、施肥:由于荊芥以鮮葉為食材,追肥應注意不要追含氯肥料,以免影響菜品口感。追肥一般以腐熟有機肥液為主,配合尿素及復合肥液。追肥時間在5葉期以后,液肥隨水沖施為好。
4、除草:荊芥從3~5葉開始注意雜草的發生,本著除草除小的原則,不能等到雜草遍布時再除。
四、采收
荊芥采收從苗高15~20㎝開始,拔大留小的方法陸續采收。一般采收期為10天左右,爭取在現蕾前采收完,以影響鮮菜品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