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傳說
珙桐,春末夏初開花,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一樹之花,次第開放,異彩紛呈,人們稱贊它為“一樹奇花”。關于它,有這樣一段佳話。
關于鴿子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漢代王昭君,為了胡漢和好,毅然出塞與呼韓邪單于結為夫婦。她在異地日夜懷念故鄉,就讓白鴿為她傳書送信。白鴿穿云破霧飛向王昭君的故鄉——湖北秭歸。送信的鴿子因為過于疲勞,力竭而死,化作潔白的花朵,成了鴿子樹。
珙桐 (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譽滿全球的 “中國鴿子樹”有象征和平之意,為珙桐科( Nyssaceae )落葉喬木。花奇色美,外形似鴿子展翅。紫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嘴峰,白色的大苞片似雙冀。4~ 5月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叢中浮動,宛如千萬只白鴿在枝頭振翅欲飛.著名植物采集家威爾遜在(中國,園林之母》中稱:“珙桐是北溫帶最美麗的樹本” 。
純凈的白色珙桐花
珙桐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樹種,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約100萬年前,地球上植被十分豐富,珙桐及其家族曾繁盛一時,但在第四紀冰川侵襲后,許多植物慘遭滅絕。我國的高山大川成了各種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珙桐就是幸存的古老植物之一,故有 “植物活化石”之稱。
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后,珙桐先后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2008年4月,四川省滎經縣龍蒼溝鄉會同該縣宣傳部、雅安電視臺、滎經電視臺在對龍蒼溝鄉旅游資源進行考察時意外發現了近10萬畝珙桐群落。密集程度如此之高、面積如此之大的成片野生珙桐樹,在國內尚屬罕見。
但是珙桐在林中自然掉落的果實自行萌發的極少。要想人工繁殖珙桐,首先必須對果實進行破碎處理,將收集到的果實倒在碓窩中,如搗米一樣,用木棰反復敲打,并注意用力適度。如用力太小,果皮不能完全脫離,而用力太猛,又會搗碎種子。將搗碎的果實用清水洗凈,拌上草木灰后即可播種。幼苗階段需搭棚庇蔭并保持苗床濕潤。扦插宜用嫩枝作插穗,于5-7月進行。高壓可于春季在一年生健壯枝條的基部進行。苗木移栽宜在落葉后或翌春芽苞萌動前進行。起苗時不可傷根皮和頂芽,對這長側根、側枝可以適當修剪,栽植時要求穴大底平,苗正根展,并灌足定根水。
主要價值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義。
另外珙桐也極具經濟價值,材質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