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寫玫瑰花開的古詩
玫瑰花作為一種美麗的花卉,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在古代詩歌中,也經常出現對玫瑰花的描寫。以下是幾首描寫玫瑰花開的古詩:
《摸魚兒·紅薔薇》
淡淡檀香透,微微粉影飛。
不知何處是,春色漸欺暉。
落日滿汀洲,斜暉如織衣。
故人笑相招,浮云共此歸。
這首《摸魚兒·紅薔薇》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他用“淡淡檀香”來形容玫瑰花清雅幽香的氣息,“微微粉影”則描繪了它紅艷艷的顏色。整首詩通過描繪春天里玫瑰花盛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賦得自由女神像前紅玫瑰》
朝露未干花徑新,
姹紫嫣紅孤影分。
暗香浮動風來遠,
飛絮落時雨點輕。
一半在窗紅月影,
一般在鏡白云痕。
可憐無意愛伊人,
空向人間送余春。
這首詩是唐代女詞人薛濤所作。她描繪的是一朵盛開的玫瑰花,用“姹紫嫣紅”形容它艷麗的色彩,“暗香浮動”則表現出它醇厚的芳香。整篇詩以賦得自由女神像前的玫瑰花為題材,具有濃郁的哲理和感慨之情。
《臨江仙·夜聽琴師吹賞玉堂前月》
香冷金凌寒已晚,
紅凝碧結鴛鴦鎖。
松徑荒涼古殿靜,
月光如洗水晶殼。
玫瑰花影落空庭,
露珠相映晨曦紅。
君應見我微笑處,
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詞是宋代詞人楊萬里所作。他用“香冷金凌”來形容夜色中的清冷氣息,而“玫瑰花影落空庭”則展現了玫瑰花在月光下的優美姿態。整首詞以夜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琴師吹奏、賞玉堂前的月光和玫瑰花盛開的情景,表達了對生命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以上三首古詩都通過描繪玫瑰花盛開的情景來表達作者對美好事物和生命本身的向往與贊頌。這些古詩既展現了文化傳統中對自然美景和生命意義的關注,也為我們提供了欣賞和品味古典文學之美的機會。
標簽: